中国水产种业“第一展”年度盛会再启动!撑起产业以第五届水产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为契机,亿鳜鱼全南方农村报特策划“水产有种”专栏,全国推出有种的鱼东种声音、有种的苗自企业、广东种 全国养等系列宣传,广链展示我国水产种业的撑起产业最新发展成果,促进更多产业研发、亿鳜鱼全生产、全国应用之间的鱼东种交流、交易,苗自敬请垂注。
鳜鱼作为中国的名贵淡水鱼类,被誉为“淡水鱼之王”,20世纪70年代,国内鳜鱼人工繁殖技术取得突破,带动起养殖、加工、销售等鳜鱼养殖全产业链发展,“游”上了市民的餐桌。
2023年,鳜鱼全国产量在35万至40万吨间,产值超20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约700亿元。其中,饲料鳜约占10%。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布的《鳜产业发展报告》统计,全国95%以上鳜鱼苗种源自广东。其中,广东鳜鱼苗种近八成来自阳春,阳春市建成鳜鱼苗孵化场(点)180多个,是全国最大的鳜鱼苗生产基地。2023年孵化鳜鱼苗46.59亿尾,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带动全市14个镇(街道)32个村从事鳜鱼苗孵化生产。
广东孵化的鳜鱼苗种销往珠三角及江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地,撑起全国鳜鱼产业的“大半江山”。
广东是鳜鱼的优势产区,产量约占全国40%。
国字号新品种占比50%
广东芯“鳜”领跑全国
产业振兴、良种先行。鳜种苗繁育主要基于传统的生殖操作,由于缺乏对亲本的种质改良,导致亲本个体间的亲缘关系非常近,过度近交导致种质退化、鳜生长性能、抗逆抗病性能受到影响。
据统计,目前养殖普通鳜个体的生长性状平均下降20%-30%,抗逆性差,养殖平均成活率仅60%左右。因此,鳜新品种的育种和推广应用对于鳜产业发展十分必要。
近年来,广东积极推进鳜鱼新品种研究,鳜新品种育种工作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通过审定的鳜鱼新品种有6个,分别在广东、湖北和安徽,其中广东有3个,占比50%。它们分别是由中山大学、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佛山市南海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长珠杂交鳜”,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清远市清新区宇顺农牧渔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翘嘴鳜“广清1号”,以及由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中山大学共同选育的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
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
探索跨区订单农业
推动鳜鱼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是鳜鱼的主养区,安徽是鳜鱼核心加工区,两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推动的鳜鱼产业链的跨区域融合。
据了解,目前广东、湖北、安徽、江西及江苏的鳜鱼养殖规模与产量居全国前五,2022年上述五省鳜鱼养殖总量约为35.1万吨,占全国养殖总量的87%。其中,广东养殖总量位居全国第一,约为15万吨,占全国鳜鱼养殖总量的37%。安徽是鳜鱼产业发展大省,2022年产量4.86万吨,位居全国第3位。
近年来鳜鱼养殖火爆,市场对良种需求度不断增加。
安徽的鳜鱼加工产业发达,徽州臭鳜鱼预制菜年产值超过40亿元,但是本土鳜鱼产量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市场原料鱼需求量,给广东鳜鱼足够的市场空间。据悉,目前当地正积极推动加工企业与广东的养殖公司的强强联合,以订单式供应补充安徽鳜鱼产能的空缺,支持当地臭鳜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特约撰稿人:彭日立
来源:南方农村报
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供采通道全面开启,快来发掘商机!_南方+_南方plus倒计时6天!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和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20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8月27日,福建省福州市市场监管局通报2021年第32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此次公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涉及粮食加工品、食用农产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餐饮食品4大类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郑铁峰)直播经济是浙江平台经济的一大特色,今年以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开展“绿色直播为民行动”,通过培育绿色直播间、绿色直播基地等,规范直播经济发展、壮大直播主体、拓展消费场景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3月4日,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市场监管局通报皇帝柑、贡柑等8批次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和核查处置情况。同安区乐天天华友便利店、厦门市兴人和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梧侣店等7家食品经营单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桑庆莹记者刘浩)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第37期省级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抽检结果显示,2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传统酥和枸杞云片糕。据了解,本次抽检信息涉及7大类食品,包 ...
中国消费者报合肥讯记者司宇萌)近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饼干、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调味品、食用农产品、饮料、餐饮食品、粮食加工品等7类食品413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产品明示标准和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