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购买的安徽商品房实际情况与开发商广告宣传不相符,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卷款跑路,省消诉分汽车出现故障维权难……近日,保委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2021年投诉分析报告,年消并公布了六大热点问题。费投数据显示,析报2021年安徽省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1080件,告出已解决20480件,安徽解决率97.15%,省消诉分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177.11万元,保委共接待消费者来访、年消咨询88039人次。费投
根据投诉性质分析,析报质量、告出售后服务、安徽合同、价格、虚假宣传占据了消费者投诉的前5名,分别为:质量7899件,占37.47%;售后服务3727件,占17.68%;合同3584件,占17.00%;价格1963件,占9.31%;虚假宣传1773件,占8.41%。
根据投诉商品分析,食品类、家用电子电器类、日用商品类、服装鞋帽类、房屋及建材类占据了消费者投诉的前5名,分别为:食品类3092件,占14.67%;家用电子电器类2422件,占11.49%;日用商品类1914件,占9.08%;服装鞋帽类1811件,占8.59%;房屋及建材类1030件,占4.89%。
根据投诉服务分析,生活、社会服务类、销售服务、文化、娱乐、体育服务、教育培训服务、房屋装修及物业服务占据了消费者投诉的前5名。分别为:生活、社会服务类2958件,占14.03%;销售服务1393件,占6.61%;文化、娱乐、体育服务1117件,占5.30%;教育培训服务769件,占3.65%;房屋装修及物业服务639件,占3.03%。
热点一:商品房投诉与日俱增
商品房在居民生活消费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商品房消费领域的咨询、投诉也与日俱增。其中,房屋质量堪忧,开发商广告宣传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消费者订房预付款项退还难,房屋购买后售后、物业问题重重。
热点二:汽车投诉维权艰难
汽车出现故障后,因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消费者的维权之路异常艰难。新修订的《家用汽车三包责任规定》也已实施,但消费者实际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不符合退换货标准,故障多次维修却得不到彻底修复,频繁往返4S店,耗时费力。
热点三:教育培训投诉增幅明显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出台,部分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投诉增多,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双减”政策规定不允许利用节假日补课,很多家长考虑平日上课时间,只能退费,但商家可能资金周转问题,一直拖延退费。二是受离职潮影响,原有师资力量无法保证,擅自更换教学内容,造成消费者不满。三是个别小培训机构无法生存,突然关门卷款跑路。
热点四:食品安全投诉居高不下
餐饮消费一直是消费投诉的热点问题,无论是食品的质量问题、餐饮行业的广告宣传、餐饮行业的诚信问题、还是就餐环境的卫生和安全问题等,均能引起消费者不满和投诉,有的甚至直接导致消费者身体不适,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
热点五:家庭装修投诉问题突出
现今家装企业发展良莠不齐,行业发展欠规范,无资质企业、“家装游击队”数量众多,家装行业消费维权问题突出,社会关注度高。消费者投诉内容集中于装修合同、预缴定金、装修质量、材料价格、尺寸、合同额外增项等问题上,同时侵权行为复杂多样,涉及虚假宣传、合同欺诈、质次价高、拖延工期等问题。
热点六:快递投诉索赔困难
随着快递业务迅猛发展,快递企业在运输物品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物品损坏或丢失,消费者收到快递包裹时发现毁损,找快递企业赔偿时困难重重。消费者如果在快递前进行保价还好,如果没有进行保价,要求快递企业赔偿,总是会就赔偿数额扯皮,快递企业也会以“易损件包丢不包损”来推脱赔偿责任。(陶维)
责任编辑:游婕广东海洋大学:解决三大难题,为芒果产业撑起“保护伞”_南方+_南方plus在雷州半岛的广袤土地上,“覃斗芒果”不仅是当地农民致富的“金果”,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芒果产业面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张伟峰 解统云记者徐文智)3月9日上午,在西安曲江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仅用时10分钟,西安恩宠宠物服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先生就办好了歇业备案手续。据悉,这家公司是自《市场主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近年来,添加了金银箔粉的食品屡屡因其“贵气”的颜值、“高档”的效果引起众人尖叫。有的小伙伴表示吃的就是这一口“ ...
番禺旧水坑村举行文化巡游暨敬老晚会活动_南方+_南方plus近日,番禺大龙街旧水坑村举办文化巡游暨敬老晚会活动,以“民俗文化”与“敬老孝亲”为主题,通过民俗巡游、非遗展示、文艺演出等形式,展现旧水坑村 ...
3月30日,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对给东城区隔离酒店送餐的配送企业开展现场检查。执法人员检查了企业的布局流程、设备设施和食品留样情况,以及从业人员是否按要求定期开展核酸检测。要求企业严格做好各项疫情防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乔义平记者徐文智)2021年,陕西省咸阳市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依法治理、打建结合、统筹协作、社会共治原则,做到“六强化、六提升”,依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